近些年来,互联网金融成为各行各业关注的焦点。特别是在全国两会期间,李克强总理提出正在筹划 的“互联网+”行动计划后,互联网金融作为计划中提及的重要内容之一,再度引发人们对互联网金融发展前景的无限遐想。一些深陷资金缺口的钢贸企业,似乎有 了“风雨过后见彩虹”的感觉。
不过,笔者认为,钢贸行业现在还不是互联网金融的“菜”。为什么这么说呢?
从互联网金融的本质看———
互联网金融既是普惠金融,也是传统金融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模式。目前,我国互联网金融有六大模式:第三方支付、P2P网贷、大数据金融、众筹、信息化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金融门户。我们知道,互联网的本质是信息,而金融的本质是信用。当互联网和金融相加后,信息是手段,信用是标的。没有良好信用纪录的企业,在金融业界往往难以获得资金融通服务,在互联网时代更是如此。
近年来,钢贸行业在诚信建设上出现了系统性问题。特别是2011年底钢贸商资金链断裂风波爆发以来,重复质押、诈贷骗货、拉爆信用卡、“跑路”、歇业倒闭等事件在业内时有听闻,每年都有上千家钢贸企业被起诉。
互联网金融的六大模式都是以信息来评价企业信用的,其结果也就可想而知。钢贸行业在当下难以成为互联网金融的“菜”,关键就出在信用问题上。而至于今后能不能成为互联网金融的“菜”,还须看钢贸行业的诚信建设能否跟上这个时代的要求。
当然,在整个钢贸行业里,总有一些企业始终如一地维持着良好的声誉,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。这些传统金融中的VIP客户,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到来时,自然也能成为其服务的对象。
从互联网金融的特征看———
互联网金融的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,即信息和信用相匹配、技术和经营相匹配、自律和他律相匹配。
互联网金融是信息和信用跨时空匹配的过程,依托第三方支付和移动支付所产生的资金转移,完成额定的资金融通量。现如今钢贸行业信用缺失,需重建诚信机制,重塑行业形象,但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,与互联网金融信息和信用相匹配这一要求之间还有相当大的距离。
尽管互联网金融能通过云计算、搜索引擎等技术挖掘、管理客户信息和信用风险,在一定程度上满足 了金融信息对称的功能,但是,在实际运作上,往往会出现技术和经营不相匹配,从而造成巨大风险的可能。如2013年,在P2P获得高速发展的同时,仍有 74家平台“跑路”或倒闭,个中原因很多,技术和经营不匹配就是其中之一。钢贸行业经营有着鲜明的个性化特征,需要平台设置技术和经营相匹配的机制和体 制,否则,将很有可能加剧互联网金融发展初级阶段的风险。
互联网金融确实是普惠金融,门槛低,草根性强,面向80%的在银行里贷不到或很难贷到款的客户,因而更需要自律和他律相匹配。互联网金融通过点对点的配对交易,使交易更加透明公开、资源配置更加优化合理、经营成本更加低廉有效,这就需要点对点交易中的任何一个“点”加强自律,遵纪守法,严格遵守线上线下各项金融管理制度,让融通得来的有限资金的潜能得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出来。
综上所述,钢贸行业暂时还不能成为互联网金融的“菜”。当然,如今不是互联网的“菜”,不等于 永远不可能成为互联网的“菜”。以发展眼光来看,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,钢贸行业的诚信建设也会日趋完善,届时,互联网肯定会在一定阶段设置出与钢贸行 业相适应的服务方案。在目前一些专业的钢铁电商所提供的金融服务中,也可以看到广义的互联网金融服务案例。如将传统的线下托盘业务搬到线上来,并能根据钢 贸经营的个性化特点,设置一套与之相适应的资金融通渠道。其中,除了争取得到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支持,平台还需要加强线上线下的监管工作,确保专款专用,并 随时掌控资金流向,切实保障资金运作安全。 |